line+TALK· 新生代02丨官·感至上——当代艺术的五种打开方式
2020 / 09 / 25



如何理解艺术?

如何解读一场艺术展?
那些“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又有哪些“正确”的打开方式?
今天她们想和大家聊聊这些个话题

她们是谁?
2020年,line+室内景观团队
陆续迎来了五朵“金花”,
青春活力,才华横溢,
带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
她们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也增添新生的设计力量






line+TALK · 新生代第二期,
# 对话-体验-入戏-运动-幻想 #
她们用五种奇妙的 “官 · 感”方式,
谈谈自己与艺术发生的种种化学反应。



△ 现场影像



 


杨莉

江南大学 设计学硕士
“设计是观看世界与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 ”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代艺术中前卫的象征,但对于观者来说它似乎依然晦涩难懂,line+的室内设计师杨莉所想表达的“对话”,则是观者与装置艺术作品的一次欣喜相逢。



△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无相万象” #      


杨莉曾在上海龙美术馆参观了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中国首次个展:“无相万象”(Nothingnessis not nothing at all),展览所呈现的作品大量使用了冰,光,水,石等基本媒材,将我们熟悉的东西,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诠释。

△ 装置艺术品“泡泡缝”

 

△ 由镜面、玻璃球组成的装置

 
埃利亚松通过改变观者视线引导对作品沉浸式的体验——透过墙面上的一条细缝去观看黑色空间里的蓝色“泡泡”;借助镜面及玻璃球等光学器件表达作品的视觉张力;吊装起大尺度的高反射材料金字塔,将走进作品内部的参观者反射到金字塔内壁上。
 

△ 大型的场域特定装置作品开放的金字塔 / The Open Pyramid


体会埃利亚松的作品,能感觉到他企图建立起观者与作品的共情关系,这些作品既是关照自然的,又是出发于日常的。作为观者,我们与作品“对话”,用视觉、温度的感知去碰撞艺术,即可获得熟悉又陌生、充满能量的通感体验。
 

△ 人在闹市中“对话”融化的格林兰岛冰川

 

△ 《天气计划》 泰特美术馆的人造太阳

 
埃利亚松在纪录片里说过:单色灯下,多一支玫瑰都不要放。他希望人对艺术品的体会不是具象的答案,而是参与性的探索,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认知、思考后得到的艺术体验,亦是满足的、欣喜的。
 

△ 单色灯

 
 


陈文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学院 室内设计硕士
中央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学士
“ 设计帮助事物构建联系 ”




一段美妙和诗意的经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身体去感知,用心去体会。室内设计师陈文在英国求学期间尝试去体验不同展览和空间,感受作品和空间带来的温度,思考与体验者产生的关联。



 #  信号:声音的实验  #      

艺术家塔基斯在Tate modern的个展上,展现了它的核心作品,利用磁力和磁场,使量子力学到后爱因斯坦物理学中的现象可视化。他没有去表达超自然的现象,而是将日常围绕在我们背后构建起整个世界的看不见的力量呈现在人的眼前。


△ 磁场 / Magnetic Fields 1969
 

△ 磁壁9 / Magnetic Wall 9 1961


设计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家将他们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设计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更好的帮助二者相融 。
 

△ 声音与沉默 / SOUND AND SILENCE



 #  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  #      

陈文在伦敦V&A博物馆参观了Dior设计展,零距离接触这个享有盛名的品牌。作为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定义了一个时代的审美体系,而Dior的历任艺术总监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续了创始人的遗产,在这些时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Dior精神”所诠释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新人文主义。
  

△ 克里斯汀·迪奥与“梦之设计师”展

   

 △ “新风貌”



 #  国度  #      

“体验”欧洲各国的建筑,亦是陈文感知艺术的方式——意大利的布里昂家族墓园,荷兰鹿特丹的魔方房子,丹麦的THE 8 HOUSE……通过实地去了解一个国度的人文、历史和生活,艺术就在序列感与切实感里被探知。
 

△ 布里昂家族墓园-卡洛·斯卡帕

 

△ 魔方房子-皮耶.布洛姆

 

△ THE 8 HOUSE-BIG

 



范笑笑

浙江农林大学 景观设计专业

“ 设计是不断发掘空间赋能的过程 ”





打破酒吧设计的传统观念,室内设计师范笑笑自有一套独特方法论。人称“戏精本精”,她尤其擅长通过“入戏”不同的时间维度,营造不同的设计场景和氛围感知,开启一场场回应时空的即兴表演。

 


 #  WAY2:过去的未来  #      

1999年的机械管家,是过去的人们幻想着未来创造的故事,正如way2一样,如老式复古相机的皮腔入口,层层加载就是带你追溯时间的起点。“一镜到底”的主吧台像是<环形物语>的回声洞穴,空间在这里不断延伸,“有温度的未来感”就是过去与未来的对话的感知。


△ 入口与前厅
 

△ 主吧台与<环形物语>

 

△ 蓝色帷幕与<爱乐之城>



 #  银河迪厅:现在的过去 #      

煽动性的霓虹招牌、塑料味的招贴画以及复古趣味的场景杂糅,都是未来在重塑8090年代的象征。人们追随着Disco球的召唤,直至午夜,音乐停止…出入口的一帘之间隔着两个世界,带着微醺做着2020与1980的选择题,如《通勤者》里一样,豁达地接受真实便是痛苦与爱构成的。
 

△ 银河迪厅的“塑料感”

 

△ 吧台的老式电视与<重庆森林>

 

△ 年代感的disco风格

 


 #  late company:现在的过去  #      

位于蚂蚁金服附近的late company是白天与黑夜的连接者,两个空间栖身于同一屋檐:白天的黑胶咖啡厅,夜间的英国工会酒吧。待黑胶店打烊,推开speakeasy式的入口,便顷刻置身于1920的英国,与身处工会运动的工人之魂把酒言欢,跨越时空,超脱此刻,重获生活中风发意气。

△ 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独立空间



 # NOISY BANK:现在的未来 #      

一个看似平常的ATM实则是一扇铝制大门,而打开这扇门则可化身一股数据流进入未来的世界——NOISY BANK酒吧,不断扩张的虫洞及人造感的星空,变幻下的清冷灯光是一种对未来与时间的崇拜,重现<攻壳机动队>的赛博朋克。

△ ATM机入口与科技感的室内设计

 

△ 灯光与<创世纪>

 

△ 赛博朋克意味的灯光变换

 
黑胶店或者ATM机都是一种表象,但无论表象怎么变化都是为了隔绝闹市中的“隐世”,给予人们一个直抒胸臆的场所,而这种入戏与出戏带来的切身感悟也正是设计赋能带来的灵感体现。
 



邱丽珉

浙江工业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设计学硕士
“ 设计让空间顺理成章 ”





室内设计师邱丽珉早在今年夏天的line+篮球赛中就展现过她优秀的运动细胞,“生命在于运动”,邱丽珉认为运动可以启发设计。



 #  物理力与心理力  #      

运动是力的相互作用。从小善于观察生活和大自然的卡拉特拉瓦依据手掌张开时力的形态,设计了埃拉米罗大桥,这座呈现58°角的桥在不平衡中求得力的平衡,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态的“势”,完美展现了手张开时的对抗力。 
   

△ 卡拉特拉瓦与埃拉米罗大桥


对于主体人而言,物理力与视觉力的平衡即是客观与主观的一致性,反映着理性现实与感性体验的平衡,亦是设计所展现的结构与美的平衡。
 

△ 世贸中心交通枢纽 灵感来自放飞鸽子的运动瞬间

 


 #  生活,是人在时间流里的更新  #      

设计源于生活,而不断“运动”的人是生活的核心。就像原研哉先生在无印良品理念中提出的“容器”概念。双手合起来,两手之间的空间即可称之为“容器”。邱丽珉认为容器是设计的关键,容器不能过满,得留一些白给“运动着”的使用者。
 

△ 原研哉理念中,双手合起而成的“容器”


日本人观念里的容器不仅可以装载实体,亦可装载精神,日本传统建筑神社的构造过程则与这种理念有关——用木棍和绳子做一个围合,中间形成空的空间,神就有可能进入,中间“什么都没有”的神社就具备了“什么都有”的可能。
 

△ 日本神社的生成过程

 
生命始于运动,终于平静。设计亦是如此,在变化的形式里表达生活的本质,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在忙碌工作之余保持运动的习惯,说不定就可以像卡拉特拉瓦一样从中获取灵感。
 
 


饶非儿

中国美术学院 景观设计专业
“ 在自然中建立空间 ”




景观设计师饶非儿毕业于中国美院,一个慢热、中二且热爱幻想的少女, 喜欢逛展的她以“幻想”的方式去接近那些变幻的艺术。



 #  观念  #      

饶非儿曾在上海昊美术馆参观了观念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的个展——《虚构》,类似于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中的城市折叠,莱昂的作品展现了对空间转换的表达。利用一些方盒子和灯光,在玻璃中显示出教室的场景,将参观者带入了另一个空间,这种反射与折叠的艺术操作,将虚拟与现实糅合在同一个空间。

△ 莱安德罗·埃利希《教室》



 #  日常  #      

在今年五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展览的馆藏中,日常物品的变化引导饶非儿走进艺术的幻想。《磷火》是一把巨大的梳子,火柴形成的梳齿缠满了铁丝,仿佛纠缠不清的落发,又仿佛燃烧的磷火,有关女性身份的失落与焦虑感在其中呼之欲出。
  

△ 《磷火》


11组水泥板和路灯模型整齐排列,《陌生的风景》表达着重新分割并定义的空间维度,当人造的物件被陈列在面前,我们可以强烈意识到:它们本身就是因着人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尺度的变更、放缩则在暗示我们,这些日常物品可以再次因为人类的需要而被改变性质。


  △ 《陌生的风景》



 #  想象  #      

2019年天野喜孝在艺仓美术馆的个展,作为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的天野喜孝,是游戏与插画界是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天野笔下的人物有着独特的气质:瘦削的脸、倾斜尖锐的眼角、妖冶艳美的眼神,天野的创作根植于想象,又展现着浮世绘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多重影响。
    

△ 天野喜孝作品

 
 
她们是line+室内景观的新力量
也是这个时代的新新人类
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
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
未来,可期...


(部分项目图片来自网络)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