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LINK 01 | 庄子玉: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
2018 / 12 / 22


是什么链接着建筑和世界?

是什么链接着我们和建筑?
我们
聆听建筑与城市的脉动,
发现世界的多元文化,
欣赏生命的充实丰富,
line+ LINK · 链接我们和世界的无限可能

 ----------------------



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
From Chinese Form to Chinese Narration



· 不可言说的氛围与体验 ·

庄子玉先生应邀来到line+ LINK之日,正逢杭州漫天飞雪,西湖赏雪的感受让他忆起多年前,在大雪中徒步去往Peter Zumthor工作室的一路体验。设计的idea或是diagram,可以去被描述与控制,但最美妙的,却是那些不可言说的氛围与体验。



· 自我认知的回归 ·
作为一个不足30人的小型事务所,谈“中国”形式和叙事,并非要去做一个宏大叙事,而是在当下社会和空间语境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唤起对当代中国人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和认知特征的深度思考和审视。


· “平均脸”与类型学 ·
去掉建筑师的这重身份外衣,庄坦言作为一个普通人,兴趣爱好之一是在网上搜索美女照片。过程中他留意到2013年的韩国小姐照片,引发了思考:相似度极高的几十张脸与建筑类型学研究(Typology Study)存在着一种类比关系。

▽ 韩国小姐照片与建筑体量研究的类比


同时“平均脸”现象给予了启发。所谓“平均脸”,指的是将大量普通人脸叠加,根据测量数据求平均值,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得到的合成脸,它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形成的特征明显易被大众认知的一种范式。


庄子玉及其团队在形态上的探索正是基于类似于“平均脸“的类型学研究。如果说建筑学的发展进化像一棵树,从维特鲁威以降分化出许多枝杈,那这种尝试是在这棵逐渐演化的树上由下滋养而力图往上生长出有中国性的新枝芽。


· 有故事的城市与建筑空间 ·
何为中国叙事?庄子玉及其团队思考的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悖论:一方面,人类已进化至“低头族”阶段,手机创造的虚拟空间,使得人们对真实物理空间的需求越变越小。


另一方面,高歌猛进的城市建设追求另一个极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千城一面大而空洞背后,是故事与内容的缺失。


▽ 装置“蜃景”将与建筑相关记录生活片段的文字打乱刻印在亚克力板上,并以时间为z轴纵向串联。过去的意象虽已不在,但其肌理却依稀可见,而未来却如蜃景般在城市巨大的体量失衡与雾霾中模糊。

在这个装置中呈现的是低矮蜷曲的胡同与“ bigger and taller ”的城市大厦的强烈反差。所谓的城市文脉context正是指场所承载的各种内容、信息、记忆。在胡同中,隐私性与公共性不停碰撞,各种活动此起彼伏,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而生;而庞大数量和体量的写字楼不与城市对话,外部坚硬冰冷,内部信息不可被认知阅读,体验趋于重复和单调。这是庄的价值判断:个人需要体验,空间需要叙事性,城市需要故事。


腔体教堂/Chamber Church


这是一次平均脸逻辑下的设计尝试。立面设计的初衷是做一个“像教堂的教堂“。通过采样几十个教堂立面进行切片叠加,得到的体块呈现教堂原型(prototype)的演变过程。


内部空间采用了相似的手法。柔软如腔体般的内部空间来自于多种意向的交融重叠——子宫、蓝洞、洞穴,甚至超新星。


▽ 剖面画法借鉴了布雷未建的牛顿纪念堂

方案虽未中标,其背后的逻辑和形态手法却成为庄和团队不断探索的设计实践中一个持续的意向和母题。


铜陵山居/Tongling Recluse

©苏圣亮

铜陵地处皖南,村里民居融合了徽州与沿江的各种风格。原有建筑处于全村最高的山顶,占地小且现状残破。在老建筑改造中,“平均脸”大法依然有效:对村里有特征的建筑进行采样叠加,形成单脊到双脊的演变。在这个一生二的过程中原有建筑的外墙被翻转成内墙,一系列新老墙体在内部形成交错,传统与现代在此并存。


在建筑中间设置的断口,拥有多重意义:一是形成建筑的第五第六立面,二是与山门产生对景关系,三是提供眺望山景的视线通廊,四是将左右两侧不同的檐脊形态暴露出来。

▽ 形态演变过程图解

▽ 断口两侧不对称的檐脊,形态的变化在这一窗口得以被感知   摄影:苏圣亮

 

▽ 作为对铜都文脉的回应,铜材料的应用贯穿内外。左侧是原有的建筑外墙,右侧为新增屋脊下的起居空间   摄影:苏圣亮

 
▽ 小空间中容纳多重景别,引发不同体验   摄影:苏圣亮



鼓楼7号院/Courtyard No.7 at the Drum Tower


地处北京中轴线上的庄子玉工作室挑战中国传统建筑的边界,让传统建筑的屋面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活动场地。视线抬高后,与古城的联系也得以加强。

螺蛳壳中做道场,200平米的狭小空间设计时构想了适合建筑师在此工作、就餐、思索、运动、娱乐的各种场景,丰富了这个院落原有的空间序列,拓展出新的使用可能。




成都林盘行馆/Sichuan Boutique Hotel


位于成都周边被农田环绕的林盘行馆,其建筑形态来自于卷起的画轴。如同《清明上河图》使用的散点透视一样,绵延的立面为多重叙事提供了长度和空间。


▽ 空间叙事立面长卷的立体卷曲

▽ 空间叙事立面长卷卷曲后的空间图解及叙事方式的多样呈现


北京阳光书院/Sunshine Academy


以前场的游廊对应农耕文化,以阻断的墙体对应背景中的长城,以后场形成与湖面的对景,完成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合。

▽ 水景串联不同景别。在这个视角中,开放的庭院被墙体打断,但墙上的开洞透露出背后的信息和活动

▽ 转换空间形成的小景别


天津第四中学/Tianjin No.4 Middle School

摄影:张辉

功能上的策略是将效率性的空间——教室和宿舍,布置在上方,形成漂浮的体块,公共空间布置在底部,并在立面处理上以不同材质和颜色加以区分。

▽地处嘈杂的居民区域,对外性的功能和空间布置在下方,与街道和城市产生互动   摄影:张辉



南京五季金陵酒店/ Five Seasons Jinling Hotel



天津四中漂浮体块的概念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延续,八根大结构柱撑起漂浮的连续体量。被架起的实体是功能性空间:宴会厅、客房等;下方的虚空间为公共性空间,回应场地与景观。

▽ 建造现场

▽ 一个柔软的庭院空间,顺滑的起伏是混凝土施工难点,经过半年不断地调试才达到满意的效果


结语/Summary


庄子玉及其团队的设计实践,由“平均脸”类型学出发,探索建筑形态的新可能,通过叙事性的空间表达激发对在地性的回应。大众和用户藉此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全新的体验,是否接近他在讲座开头提到的西湖初雪不可言喻的美?




跨界对谈
Vito Bertin / 孟凡浩 / 朱培栋 / 陈立超 / 齐帆


孟:今天庄老师的分享题目是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我想提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与各位嘉宾探讨,就是在以西方语境为主流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经常谈到的所谓“中国性”的方向在哪里?

齐:我并不排斥国际语汇。融合是现在和未来的大趋势,以开放的心态立足于当下解决当代的问题作当代的表达,经过时间跨度回望今天就是历史,同时中国的语汇和世界的语汇也更难剥离彼此。

陈:建筑建构学更关注的是在地性,对当地土壤,材料,构造方式的回应,比把传统作为口号和符号或举各种主义的大旗可能是更“接地气”的方式。

朱 培 栋/Zhu Peidong
GLA合伙人/绘云科技联合创始人COO

朱: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的建筑就具有中国性。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即使看起来用的是西方的表皮和语言,但它回应土地、回应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回应它的功能,就是中国性的。

Vito:一是仍应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从建筑学领域的角度思考设计,建筑学本身就是中西方建筑师共享的平台;二是城市中新老建筑的并存很重要,不应割裂来看,历史的深度和丰富也随之产生。

Vito Bertin / 柏庭卫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客座教授

Vito:了解到您具有中国和美英的多元教育背景,是否在文化冲击下引发思考或灵感?

庄:跳脱出原有的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局限可能是出国读书工作对我更大的意义。在刚才的讲座上我尽量避免使用“文化”这个词,因为文化容易有局限和主观偏见,但建筑的语汇却是共通的,比如建构逻辑或技术逻辑。建筑师虽经常提起“建构文化”,但“文化”往往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长久形成的“衍生品”,比如斗拱和飞扶壁。同样我更愿意谈文脉而非文化。回应朱博士刚才的发言,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回应中国的文脉理解中国的语境,做的建筑一样具有中国性。


孟 凡 浩 /Meng Fanhao
gad · line+ studio主持建筑师

孟:在中国的建筑实践中,是否在与客户沟通中有退让或妥协?如何有策略性地应对不同的审美取向,比如具象或抽象的中国元素?

庄:原型是与体验直接相关的。我们希望的是在体验层面回应传统。在学校项目中使用红砖曾是一次妥协,但最后呈现的效果符号痕迹并非很重。同时总体大环境是走向开放和多元的。


陈 立 超/Chen Lichao
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 副教授

陈:我的经验是建筑师需要和客户充分沟通并作出一定预判,在应对时就会对可妥协部分和核心部分有心理准备,最大化地保证项目完整性。


Q:”东方性”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城市发展速度之快让许多原有的传统空间被迅速抹去,这份文化记忆可能就此断代。而建筑师的作品,是否能让用户认知和阅读?我认为这是很迫切的问题。

庄:由于传播媒体的普及,建筑可以得到大众很快的回馈,这在以前的建筑学领域是不存在的。这利于建筑师去思考与修正。

齐 帆/Qi Fan
VARY几里设计创始合伙人

齐:以会场空间为例,虽然手法和感受非常当代,但同时墙上的缝,金属橱窗,视线控制,也能读出东方意味。伤感与否,技术发展都是不可逆的,全球化与普世化也不可避免。人类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频繁交流,可以期许中国与东方在未来对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输出。

庄:东西方文化并不需要对立看待,二者的边界是模糊的。另外从建筑学角度谈“东方性“的确有所局限,手法和语汇只是体验的载体,而体验和人本身是我更关注的。


Q:刚才庄老师谈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请问是否认为空间的手法能激活现代乡村?

庄:pre-design(设计准备)是现在建筑师可能无法避免的责任。设计铜陵山居时构想过未来它会成为乡村的一个“器官“,不仅承载村民过去的记忆和日常活动,还能吸引年轻人归来,激发体验式旅游。在最近的项目中也参与到更多前期分析,后期运营,业态规划等,无论乡村或城市,这对增强用户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庄子玉/Zhuang Ziyu 
德国科隆RSAA设计集团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

孟:建筑师在当下更多地参与到运营与内容,职业的边界已被拓展,有如导演一样组织和参与建筑前端至后端的各个阶段,才能保证建筑有良好的使用状态。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