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TALK·漫谈 05 | 我们的大学城,抗拒城市、中轴对称,谁的错?
2018 / 11 / 17
 



line+游学为鲲鹏之背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枷锁
切实地阅读建筑
迸发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历经游学反思所得
line+TALK便是度身定制的发声台
新鲜而有趣的视角观点在此集结
丰富而激烈的思想观点在此碰撞

----------------------




建筑师需要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自己的感知去真实地阅读建筑,形成对于世界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游而有所学,学而有所思,思而有所得。line+TALK是给天马行空的思想发声的讲台,我们渴望新鲜而有趣的观点视角,我们期待丰富而激烈的思想碰撞。

 

对于建筑的学习、思考与探讨,我们从未终止,本次游学来到万里之外的英国,寻访交流。归来后,我们整理了本次行程建筑考察攻略,展示精选照片120余幅,梳理了与世界一流建筑同业的近距离交流。在line+TALK,我们的内部分享交流平台,英国游学团伙伴们对本次游学进行了深度解读,举办了三期不同主题的分享。今天带来第一期,领略世界顶尖大学——牛津和剑桥,以大学为主题展开漫谈《校·谈——探访牛剑》。



主讲人

 


肖卫星

浙江大学硕士
规划+建筑双专业教育背景
line+团队负责人
“由上而下思考,由下而上设计”

 


孙啸宇

浙江大学 建筑学硕士
line+团队负责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曾荣获多项省市国家级建筑工程设计奖项
“坚持研究与设计相结合,顺应环境,顺应时代,做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

 


李彬淼

毕业于浙江大学
十年行业深耕 多项优秀建成作品
"做回应场地、回应环境、回应内心理想、回应业主诉求的设计"

 


吴海文

毕业于浙江大学  
实践中享受建筑的乐趣  
“建筑设计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是对场地、空间、诉求的创造性回应”

 


胡建琪

毕业于郑州大学   

“设计的乐趣在于对未知空间的理解、表达与呈现”



“大学”是如何产生的?

牛津和剑桥有着怎样的渊源?
它们所遵循的传统学院制是什么?
line+在牛津和剑桥看到了什么?
结合过往设计实践,line+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这一期TALK,我们来寻找答案。
  




英伦知多少 牛剑晓几何
B E F O R E   W E   G O

“大学”是如何产生的?

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教会学校。教权与王权之争,使得大学在之间斡旋,获得了极大的权利和自由的发展。教会孕育大学以研究神学、宗教法等为其服务,而同时王权希望通过大学培养世俗的学者以对抗教会。后期大学自由、独立、人文、科学的精神逐渐摧毁了教会的思想统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牛津和剑桥有着怎样的渊源?

普遍认可的西方的第一座大学诞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成立于1088年。在同时期的法国巴黎成立了另一所大学,巴黎大学,这所大学跟牛津、剑桥有着紧密的关系。当时巴黎大学风行一时,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洲的学生都飘扬过海来求学。

 
1167年,英法关系恶化,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去巴黎留学。英国学生回到伦敦郊外的一个小城牛津继续办学,自此牛津大学诞生。到1209年,牛津学生和当地人产生冲突,一些教授和学生来到边上的小镇重新成立了一所大学,因坐落于剑河之上,取名剑桥大学。从此,“牛剑之争”不断,开始了八百年来两所学府的相爱相杀。

 


漫漫八百载 line+游学路
O N    T H E    W A Y

line+在牛津和剑桥看到了什么?


大学精神契合着国家精神,保守与自由、传统与创新,既保留对传统事物的尊重与信仰,又崇尚个人自由与科学精神,求实创新。如同我们走入牛津剑桥看到的,老建筑的状态被完整的保留,新建筑使用不同的形式,回应历史建筑而不复制或模仿它们。


在此次英国行唯一阴雨蒙蒙最为寒冷的一天,团队伙伴在清晨五点起床,开始寻找牛津新建筑之旅。



牛津大学理论和实验物理楼  
The Beecroft Building
Hawkins\Brown | 2018
建筑外贴着由青铜、玻璃、膨胀铜网组成的插板和自然风化的青铜鳍网格。立面的节奏、垂直强调、色彩都回应了一旁高耸的哥特式基布尔学院。



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学院

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
Herzog & De Meuron | 2015
每层是由纯几何圆组成的, 根据场地和地块边界的参数, 建筑形态从上层的圆形形状从沿街方向上变成矩形,和周围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呼应。

 


默维尔学院学生公寓
Student Accommodation, Somerville College
Níall McLaughlin Architects | 2011

长175米,宽6米的用地范围沿街展开,这让新建筑得以重新塑造萨默维尔学院外部边界的形象。每一个学生宿舍均采用橡木凸窗的外立面,为了快速施工,建筑师采用了预制的结构。



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
Universityof Oxford Mathematical Institute
Rafael Viñoly | 2013

建筑的轴线保留了与重要历史建筑的视线关系,整个建筑是向内围合的,在中庭形成了光线充足的视觉焦点,中庭贯穿了整个建筑高度,使得内部各个功能空间都有视线的穿插和交汇。

 


圣安东尼学院
St. Antony's College
Zaha Hadid Architects | 2015

新建筑充分保护了原有的建筑和树木,不锈钢外墙柔和地反射建筑周边的自然光线和历史建筑的影像。



学院制?学院制!
COLLEGIATE  SYSTEM


牛津和剑桥所遵循的传统学院制是什么?

有评论说,没有学院,牛津大学“只是一个空壳、一排纪念碑而已”。学院制贯穿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两所古典大学发展的始终。

此“学院”非彼“学院”,所谓学院制,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商学院、新闻学院、教育学院这种大学学科专业架构,而是类似于《哈利波特》中的“格兰芬多学院”、“斯莱特林学院”这样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但拥有同样特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社交、娱乐。学院制在大学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交生活中扮演着中心角色,是一种最具价值的文化熏陶和感染。

 


各学院有自己的院徽和价值观,学院不仅注重学术训练,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培养以及性格和个性的完善。在这个兼容并包的多元社区里,小社区,大家庭,多元社交模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边界 · 发展
WHAT WE THINK


结合过往教育建筑的设计实践,我们的思考?



作为学校空间基本原型,东方以书院作为学校的起源,西方以修道院作为学校的根据,相似的空间原型衍生出了如今各不相同的空间模式。

左:牛津大学                          右:浙江大学

在牛津剑桥,学校和城市空间没有边界的概念,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而对比国内大学的现状,时常是将城市隔绝在外,形成大学城等大体量城市空间。到底怎样才是更进步的学校的规划模式呢?在以政治介入的城市规划中,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试图摸索出具有前瞻性的可行方式。

城市与校园空间互相融合

share with